2025-07-07 14:20来源:会员发布
最新的研究发现,宇宙在经历大爆炸之前或许曾经存在过“隐秘生命”。
研究团队指出,黑洞是在宇宙收缩过程中形成的,这可能为暗物质的神秘特性提供了新的解释。
这项研究最近发表在《宇宙学与天体粒子物理学杂志》上,挑战了传统的宇宙起源理论,认为大爆炸引发了宇宙的剧烈扩张。
相反,在第一次收缩后,宇宙处于极高的密度状态,随后开始“反弹”进入扩张阶段,这种反弹改变了我们对暗物质和黑洞的理解。
在宇宙收缩的阶段,密度波动可能导致了小黑洞的形成,这些黑洞在随后的扩张阶段幸存下来,可能构成了暗物质,约占宇宙总物质的80%。
这些发现可能会深刻影响我们对宇宙的理解,尤其是黑洞和暗物质在其中的作用。
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暗物质的奥秘,因为暗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缺失一直是科学家们的难题。
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(CNRS)的研究主任帕特里克·彼得(Patrick Peter)未参与此项研究,他表示:“在宇宙早期阶段可能会形成小的原始黑洞,如果它们的体积不是过于微小,因霍金辐射而衰变的可能性不足以使它们消失,因此它们至今仍然存在。”
他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Live Science:“它们的质量大致相当于小行星,可能会导致暗物质的形成,甚至完全解决这一问题。”
目前,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包括激光干涉仪空间天线(LISA)和爱因斯坦望远镜在内的引力波探测器,寻找更多支持这一宇宙学理论的证据,以探测原始黑洞形成时产生的引力波。